前途未卜的宏基并购
那么宏基实现并购后究竟会面临怎样的整合难题呢?
难题一,合并后,原先的客户怎么办?
购买IBM笔记本的用户或许怎么也想不到,未来给他们提供售后服务的竟然是联想,两个月前还是Veritas的用户,转眼间就成了塞门铁克的用户。尽管并购之后的公司,大多会向被收购公司的用户承诺公司服务宗旨不会发生变化,但IT公司倒闭,公司被收购,给客户带来的伤害往往是难以预估的。
实现并购后,新公司必然会有新的战略调整,真正变化了,客户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原康柏Alpha Server的用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1年6月,康柏宣布将Alpha芯片技术转让给英特尔(Intel),英特尔则利用康柏在Alpha芯片上成熟的64位技术开发新一代安腾芯片,到2005年,康柏的Alpha服务器已全部转向英特尔的安腾芯片。可以说,康柏被惠普收购之后,就立即为Alpha Server画上了一个句号。
同样,Gateway被并购后,是否能保留其原有品牌和服务?原先的用户是否还能对其品牌情有独钟?也该画个问号。
难题二,如何安抚股东?
如前所述,并购才刚刚开始,就遭遇了两起来自原Gateway股东的诉讼案。同时,宏基并购后在激烈的竞争中胜算几筹?这是投资者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宏基需要花大力气去做的工作。
难题三,市场占有率上升了,利润就一定能上去吗?
据权威市场调查机构NPD Group的研究人员称,2007年上半年,Gateway及其eMachines品牌在美国零售电脑市场总共占18.9%的市场份额,宏基公司的市场份额为6.5%。如果并购成功,那么扩大后的宏基公司将占有25%左右的市场份额。
但事实上,从惠普、戴尔、联想、宏基先后发布的最新一季财报的账面情况显示,惠普、戴尔、联想等三家企业的赢利及利润都超过了分析师预期。其中联想的净利润相较去年同期暴增11.8倍,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与此同时,宏基上一季度的利润却下滑了四成。
市场占有率并未能抬高其利润率。舍利润而取市场份额,宏基似乎在重复当年收购德州仪器笔记本业务的老路。
据说,当年王振堂也是反对“销量大即可获利”的思维定势的。王振堂认为:“有一点中国企业认同的思维定势值得警惕,即销量大即可获利。事实上并非如此。例如在美国商场销售电脑,必须接受美国商场里的行规,即任何产品顾客在买回家后一个月内可以无条件退货。而对于电脑这种配件价格变化迅速的产品,一个月退货后往往价值已经贬值。这种模式下,卖得越多就亏得越多。”(《青年报》2003年9月18日)同时,在2006年业界传闻宏基与美国市场第三大PC供应商Gateway就并购进行谈判时,王振堂也曾正式否认该传言并表示,宏基在美国发展势头良好,必须坚持目前的销售模式和策略,通过收购扩大市场占有率并非上策。
不知道王振堂面对自己曾经料想过的宏基今天的局面会做何感想?
难题四,买下Gateway,宏基就能顺利打入美国市场吗?
王振堂曾对中国台湾媒体透露,宏基是在美国市场遭遇巨大困难才出手收购Gateway的。称宏基如果不并购就无法维持。过去的一年,宏基在美国市场投入30亿美元,但获利微薄,买下Gateway成为宏基打入美国市场的唯一途径。因为宏基在美国的品牌力道薄弱,就算花1亿美元去提升品牌知名度也可能毫无成果。
反观Gateway,其在美国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却高达96%,接手Gateway可说是宏基极具前景的选择,有希望在未来两年内为宏基美国事业拉抬2%—3%的获利率。然而真的能如王振堂所料,赢得Gateway,就一定能赢得美国市场吗?
事实上,当前,Gateway在美国本土市场正面临重重挑战。根据该公司财报,2006财年收入为39亿美元,但是利润仅有960万美元,2007年第一季度甚至出现了净亏损。今年第二季度,尽管Gateway保住了美国本土第三的位置,但其5.6%的市场份额与戴尔(28.4%)和惠普(23.6%)相差甚大,同时,来自亚洲的东芝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5.3%,给Gateway造成了巨大威胁。这使得投资者的信心不断下降,今年以来,Gateway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已经从三四月份的2.25美元下跌到如今的1.25美元左右。
为此,Gateway还在加快拓展海外生存空间,瞄准了墨西哥、欧洲各国和中国。甚至就在宏基宣布将并购Gateway之前两周(8月16日),Gateway公司CEO埃德•科尔曼(Ed Coleman)还专程到中国,宣布将进军中国PC市场,并选择了本地最大的IT分销商神州数码作为合作伙伴。
一方看好另一方在美国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想借此打开美国市场,另一方却认为自己在美国本土市场的发展面临瓶颈,力图开拓中国市场。不一致的动机,是否能使整个并购顺利完成,完成以后各方面的整合工作是否能进展顺利?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