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已列入重点培育新兴产业之一
“物联网”,中国拥有国际话语权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与计算机、互联网产业不同,中国在‘物联网’领域享有国际话语权!”刘海涛的话语里透着几分自豪。
在“物联网”这个全新学科中,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与其它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该院组成了2000多人的团队,先后投入数亿元,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在世界传感网领域,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掌握“物联网”的世界话语权,不仅仅体现在技术领先,更在于我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实现产业化的国家之一。
最近,无锡传感网中心的传感器产品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世博会被成功应用。据介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多种传感手段组成一个协同系统后,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由于效率高于美国和以色列的防入侵产品,国家民航总局正式发文要求,全国民用机场都要采用国产传感网防入侵系统。刘海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浦东机场直接采购传感网产品金额为4000多万元,加上配件共5000万元,全国近200家民用机场如果都加装防入侵系统,就产生了上百亿的市场规模。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江苏热情拥抱“物联网”
前景广阔的物联网产业,为何是在无锡“生根发芽”?
“这与无锡自身产业优势密不可分。”传感网产业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延伸,处于微电子产业链的顶端。刘海涛告诉记者,无锡新区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领域较强的产业优势,是传感网技术产业化的宝贵基础。
“传感网产业落户无锡,体现了城市决策层前瞻性的眼光和坚持创新的理念。”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经济发展处处长马晓东介绍,去年春天,无锡新区科技部门在中科院高新技术局听说了“传感网”,敏感地意识到,这项全球逐鹿的新技术,很可能是机遇之神给无锡打开的“另一扇窗口”,便立即通过网上查询搜索,马不停蹄地走访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一次两次三次,用无锡新区完整的高新技术配套优势和对新技术的全方位服务,打动了思维缜密的科学家。半年后,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中心正式签约落户无锡新区太科园。在刘海涛实地察看无锡新区投资环境时,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约见并和他探讨了传感网技术和产业发展走向。无锡市高层对高新学科的深度理解,也成为中科院传感网中心最终落户无锡的重要砝码。
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调研时,深入阐述了感知中国、智慧中国的新理念,对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总理的要求,正以更大的热情拥抱“物联网”,抢抓发展机遇,突出抓好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工作,迅速形成研发安全感与产业突破的先发优势。无锡市则作出部署:举全市之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把无锡建成传感网信息技术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