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网事件:原来我们和世界这么紧密
2006年12月27日上午,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国外网站都不能打开。经过无数次努力终于登录MSN,却惊奇地看到90%的联系人处于脱机状态,少数几个在线的朋友也全部来自国外。一看新闻,方得知受我国台湾南部地区强烈地震的影响,国际海底电缆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6条主要的海底电缆,目前仅剩下两条部分可以运作,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美洲地区、东南亚的对外通信及数据网络受到严重损害。在这场灾难中,严重依赖国际互联网的IT、国际贸易、媒体和金融等行业受冲击极大,无数普通网民也度过了焦虑的一天。
懊恼之余,笔者以为,本次突发事件,至少可以带给我们两点思考:首先,本次事件从反向昭示了互联网推进下的全球化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这样的麻烦,10年前肯定是不可想象的,那时中美之间如果出现通讯中断,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不大。而当今的地球,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网线,每一台服务器或电脑都是一个节点,各个角落被编织在一起,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互联网等高科技通讯手段是全球化和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是全球化的最强有力的推动者之一。在它们的影响下,中国也不知不觉地与世界其他部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众多的中国公司和企业,通过互联网拥有了数量巨大的国外客户资源,通过互联网和其他高科技通讯手段,与客户实现实时交流,传输数据、讨论问题、做出决策。它们的收入、利润乃至生存,都与这些高科技的产物紧紧结合,一刻也不能分开。正是这次灾难,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是一个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世界各国、各地区相互依存的时代。
其次,这次灾难也使我们警醒,朝夕相伴、已经习以为常的互联网和其他高科技通讯手段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当发现断网时,众多网友的第一反应不是认为黑客攻击就是病毒来袭,殊不知平日里认为最安全的海底光缆,也会因自然灾难霎时瘫痪。正因为人类对互联网和其他高科技通讯手段的依赖日益加深,它们一旦瘫痪,对相关国家和地区将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互联网的建设非一国之力,它的保护也是全球性的工作。本次断网事件,继2001年中美海底光缆受损事件、2003年上海崇明海底光缆拉断事件后,又一次警示我们:在类似的通讯灾难面前,没有局外人、旁观者,没有可以幸灾乐祸的幸运儿,东亚、东南亚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甚至远离此区域的欧美国家,不管平日关系好坏、政见异同,无一例外地都深受其害。
毫无疑问,平日里得益于互联网之利、今天又切实地体会了它一旦瘫痪之严重后果的地球村成员,当然也包括我们中国,都应从中吸取教训,在技术上、法律上乃至地区安全层面上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各国、各地区之间今后也应该加强合作,未雨绸缪、早做预防,改进国际电缆的地域分布,出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替代方案。这样,即使将来再出现如此天灾,也能使世界各个角落的企业、组织以及数以亿计的网民不受影响、安然无恙。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如果人们能够从这次灾难中体察到当今世界是一个多么紧密的共同体,从而为共同应对灾难,建立起有效、合理的预防机制,全球化才不会显得如此脆弱。